四川省孝泉師范學校歷史沿革
四川省孝泉師范學校,發端于1945年,期間曾幾度更名,有過重建、合校等多次變革,前進過程道路曲折,培養了萬余名中小學和幼兒園合格教師及其他技能人才,為基礎教育與學前教育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41年初,德陽縣政界和教育界人士提議在德陽辦一所師范學校,以培養小學師資,提議得到了四川省政府、綿陽專署和德陽縣政府的重視。
1945年,四川省教育廳批準在德陽縣孝泉鎮正式修建四川省立德陽孝泉師范學校,1946年2月,學?;I建基本就緒,春季開始招生。
1950年1月31日,德陽縣人民政府決定,由中共地下黨員、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的馮興漢同志任政府全權代表,接管孝泉師范。并將原綿竹簡易師范并入四川省孝泉師范,命名為川西區孝泉師范學校。
1950年下期,綿陽地區行政公署批準修建附屬小學,將綿竹孝德小學接收過來,更名為川西區孝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1953年,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加上西康省的一部分合并為四川省,學校也由省教廳下文正式更名為“四川省孝泉師范學?!?span>
1960年6月,學校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校長楊新儀代表學校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
1965年“四清”運動時期,“四清”工作組進駐學校,學校黨政大權由“四清”工作組接管。
1966年暑假,學校教職工奉命赴綿陽參加文革集訓,集訓回來后,學校領導和不少老教師被關進了牛棚。1966年下學期,學校出現了紅衛兵組織,開始了革命大串聯,教學秩序被徹底打亂。整個文革期間,學校黨政秩序遭到嚴重破壞,附小也不能發揮其實習基地作用,教師紛紛下放大隊勞動。
1976年結束了災難深重的文化大革命,學校積極開展平反冤假錯案,改正錯劃右派分子,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教育教學秩序逐步恢復正常。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學校撤離了革委會,1979年恢復了學校工會,教育教學走入正軌。
1983年,四川省德陽市正式成立,1986年,四川省孝泉師范學校直接歸屬于德陽市,體制上市縣共管,以市為主。
1986年學校被評為四川省重點師范學校。
1987年前后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國教育報》特派記者來校調查“多能一?!焙汀暗掠炕备母镌囼?。
1988年國家教委師范司中師處包同曾處長來學校視察,學校受國家教委表彰,獎牌:“為基礎教育培訓合格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
1989年學校被國家教委確定為“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加強師資培訓項目學?!?。
1990年學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1992年學校被列為省級首批標準化建設達標學校,同年學校被評為省級“衛生單位”。
1998年開始,“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過渡,即“師范本科、??坪椭袔煛毕颉皫煼侗究?、??啤边^渡,學校面臨調整或轉型,因學校辦學成績優異,經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學校被保留下來。
2000年學校被省教委確定為首批舉辦五年制小教大專的試點學校,并與綿陽師范學院聯合辦學,舉辦小學教育專業大專,學校開始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大專。
2005年學校探索“多條腿走路”,加掛 “德陽市職業技術學?!?,拓展開設計算機專業、電子專業、機制專業等。
2006年7月,學校同意四川現代科技職業學校租用學校場地。2006年8月,德陽市教育局與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簽訂了《采取民辦公助體制舉辦德陽市職業技術學院》的協議,學校探索實行民辦公助新體制。
2007年至2008年,學校與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矛盾逐步加劇,地震后矛盾集中爆發,市教育局來?;饷?,調整了學校領導班子,逐步穩定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
2008年至2010年,地震災后重建完成后,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古建筑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教學能力全面提升。
2012年德陽市教育局與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簽署《關于解除采取民辦公助體制舉辦德陽職業技術學院協議的協議書》,學校注銷“德陽市職業技術學?!毙E?,確定四川省孝泉師范學校為唯一辦學主體。
2013年9月,加掛了“西華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校牌,并與西華師范大學聯合舉辦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與初等教育專業大專。
2017年,學校與四川省幼兒高等??茖W校聯合舉辦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大專。
現在學校正借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春風,努力探索謀求發展新機遇,提升學校辦學層次,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